小红书诞生伊始,就抓住并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海购新趋势的需求。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与人们消费、生活相关的趋势,即使可能不会首先出现在小红书上,但小红书也会是他们从小众走向大众化的核心阵地,比如滑雪、露营、飞盘、骑行等。还有热门的City walk等。
从这些趋势的演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红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它所呈现的内容正在从主要与消费相关,转变为与消费构成的某种生活方式相关。内容变化的背后是人群的变化。消费对应的是某一类小众圈子,而生活方式则面向的是更普遍的群体。
接下来,随着受众不断扩大,小红书的内容将从呈现生活方式拓展到呈现生活本身。只有成为现实生活的分享平台,小红书才能不断成长。
群落最好的生长状态是自然生长。但当它到了一定阶段,比如日活超过1亿,开始和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时,平台就不得不进行一些积极的干预。只有当这些干预措施处于准自然增长的状态时,它们才会对社区最有利。
我们从多渠道获悉,“成长”是小红书今年的核心任务之一,社区内多个主题的商家在成长时都会举办线下活动。
从理论上讲,线下活动并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本地推广形式。但对于小红书这样主打分享生活的社区平台来说,组织一场符合社区基调的线下活动通常会吸引小红书社区的核心用户,至少他们愿意下线参与新的活动并愿意签到并分享。
今年以来,上海、长沙、武汉等地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小红书活动。
例如,上海正在进行的遍布整个黄浦区的街头生活节,以及此前长沙街口打卡活动、武汉栀子花免费送活动、阿那亚“艺术假期”,以及多个城市商家联合举办的活动等赠送乒乓球等。
这些线下活动非常有小红书的特色。他们的主题或表达方式符合小红书上流行的新趋势。一些想法或灵感直接来自社区内容。这些趋势和内容从线下走上街头,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吸引了可能永远不会被纯粹线上吸引的普通用户。
同时,这些活动每到一个城市,都体现出非常强烈的乡土意识。比如,联合活动对应了长沙年轻人的“流”文化;栀子花是武汉人共同的记忆。
作为网络社区平台,小红书在运营细节上也非常注重线上线下的参与,尤其是线上话题设置的准确性和细节。
只有这样,这些细小而真实的线下活动才能为小红书这个生活方式潮流平台提供真正需要的内容。
线下活动承载着小红书的成长需求。同时,它们也是体现小红书生活方式逻辑和运营逻辑的载体。